DB-Engines 六月数据库市场排名分析

John Doe 六月 13, 2025

DB-Engines Ranking 根据全球范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受欢迎程度对其进行排名。排名每月更新一次。

DB-Engines Ranking 六月数据

数据库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,其市场格局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技术演进的方向,也揭示了行业需求的深层变化。结合 DB-Engines 的排名数据及多维度市场动态,下面从商业动因、技术差异、生态机制及市场分化等维度,深度解析两款开源数据库出现的明显涨跌:

MySQL 衰落的根源:架构局限与商业束缚

技术定位模糊,难以支撑现代复杂场景

  • 初始设计局限:MySQL 诞生于 Web 1.0 时代,定位轻量级 OLTP(在线事务处理),强调读写速度而非数据一致性。早期版本甚至默认使用非事务型引擎 MyISAM,导致其在企业级事务、复杂查询中表现乏力。
  • 扩展性瓶颈:面对高并发与大数据量时,MySQL 需依赖分库分表等人工优化,而 PostgreSQL 原生支持并行查询、分区表等,更适配云原生分布式架构。PostgreSQL 社区核心成员 Bruce Momjian 直言:“MySQL 为小规模网络应用设计,大用户量下捉襟见肘”。

开源治理失衡,社区活力衰减

  • Oracle 主导下的封闭性:自 2010 年被 Oracle 收购后,核心功能开发由 Oracle 把控。关键特性(如 HeatWave 引擎的 ML 分析能力)仅限云服务商用版,开源版功能滞后,引发开发者不满。
  • 许可协议约束商业自由度:MySQL 采用 GPL 协议,要求衍生作品必须开源,阻碍企业私有化部署。相比之下,PostgreSQL 的 BSD 协议允许闭源集成,更受商业产品青睐。

创新滞后,错失技术浪潮

  • 响应 AI/分析需求迟缓:当向量搜索成为 AI 应用刚需时,PostgreSQL 社区快速推出pgvector扩展,而 MySQL 直到 2025 年才提供类似功能,导致开发者流向 PostgreSQL 等方案。
  • 功能补丁式演进:MySQL 8.x 虽补强了 JSON 支持、窗口函数等,但底层架构未重构,复杂查询性能仍落后于 PostgreSQL。

PostgreSQL 崛起的核心驱动力:技术深度与生态共赢

技术优势:企业级能力全覆盖

下表对比关键能力差异:

特性 MySQL PostgreSQL
事务支持 后期通过 InnoDB 补足 原生强 ACID,无历史包袱
SQL 标准符合度 部分兼容,语法简化 全兼容,支持 CTE/窗口函数等高级语法
复杂查询能力 较弱,优化器简单 极强,并行哈希连接提速 50%
扩展机制 有限插件体系 自定义类型、操作符、索引、AI 扩展
复制架构 主从异步复制为主 多主同步+逻辑复制+流复制
数据类型 基础类型 数组/JSONB/地理空间等丰富类型
许可证 GPL(衍生需开源) BSD(允许闭源商用)
社区治理 Oracle 主导 全球协作,厂商中立

数据建模灵活性:JSONB 类型支持文档式存储,兼顾关系型与 NoSQL 场景,而 MySQL 的 JSON 处理效率较低。 并发与一致性:PostgreSQL 的 MVCC(多版本并发控制)实现更彻底,高并发下数据一致性保障更强。

开源生态:社区驱动与厂商中立

  • 去中心化治理:由全球核心团队协同开发,不受单一厂商控制。Red Hat、微软、亚马逊等均贡献代码,避免“Oracle 依赖症”。
  • 扩展生态繁荣:PostGIS(地理信息)、TimescaleDB(时序数据)、pgvector(AI 向量)等扩展形成技术矩阵,覆盖垂直场景需求。

全球市场分化:趋势差异与文化惯性

  • 开发者心智占领:2024 年 Stack Overflow 调查显示,48.7% 开发者使用 PostgreSQL,MySQL 降至 40.3%。专业开发者群体中差距更大(51.9% vs 39.4%)。
  • 企业迁移意愿强烈:38% 开发者计划未来采用 PostgreSQL,仅 9.5% 愿转向 MySQL。
  • 国内互联网 MySQL 仍占主流:中国互联网起步期直接采用 MySQL(如阿里去 IOE),形成庞大存量生态。WordPress、LAMP 等主流应用绑定 MySQL。
  • 国产化重构格局:PostgreSQL 对 Oracle 语法有很好的兼容,迁移成本低,同时在运行性能方面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,使其成为企业级替代的黄金选择。

总结:技术民主化与生态权力的再分配

PostgreSQL 的崛起本质是开源协作模式对单厂商垄断的胜利,其技术深度与生态开放性满足了云原生和 AI 时代的需求。MySQL 的衰落则揭示了闭源商业策略与社区期望的断裂——即便坐拥海量存量,创新滞后终将导致用户流失。未来,中国市场的“国产化替代”与全球 “AI + 开源” 浪潮将进一步重塑格局:技术自主权与生态话语权,成为数据库战争的核心筹码。

参考

DB-Engines Ranking: https://db-engines.com/en/ranking